即時路況與停車資訊流通平台後台操作手冊
  • 後台說明
  • 帳號申請
    • 角色權限
    • 申請流程
      • 來源單位管理者
      • 來源單位使用者
      • 來源單位廠商
  • KPI檢核說明
    • KPI計算流程及說明
    • 檔案介接率統計說明
    • 設備完整率統計說明
    • 設備維護率統計說明
    • 設備即時率統計說明
    • 設備妥善率統計說明
  • 後台頁面說明
    • 即時資訊
    • 異常統計
    • KPI趨勢分析
    • 資料查詢下載
    • 資料服務監控(API)
    • 資料來源監控(ETL)
    • 問題回報
    • 參數設定
    • 用戶管理
  • 資料上架
    • 介接流程
    • 資料標準文件
    • XML Schema資料驗證工具使用方式
  • Traffic資料品質檢核
    • VD(車輛偵測)檢核項目
      • 異常類型代碼
      • 異常代碼說明
    • 路側設施資料空間檢核
      • 異常代碼說明
      • 圖台操作說明
      • 圖台操作說明
        • 說明
  • 常見問題
Powered by GitBook
On this page

Was this helpful?

  1. 資料上架

資料標準文件

Previous介接流程NextXML Schema資料驗證工具使用方式

Last updated 5 years ago

Was this helpful?

路況標準說明

為有效整合分散在各機關(構)之即時路況動靜態資訊,加速各加值業者對於各類道路間之資訊整合,交通部於107年盤點車道偵測器(VD)、閉路電視攝影監控(CCTV)、資訊可變標誌(CMS)、車輛自動識別(AVI)、電子標籤(eTag)、機關發布路段資料後,訂定「即時路況資料標準(V2.0)」,使得各種路況相關之資訊與資料得以透過標準格式相互流通,未來將持續擴充CVP、GVP、最新資料等。除了減低資料使用者須面對不同格式資料的困擾外,其積極意義更在於加速實現各種智慧交通之創新應用服務,以達成健全即時路況資訊交流與通透性,落實公共運輸資訊共用共享之目的。

目的

  1. 作為國內跨機關即時路況資料共享基礎,實現各種路側設備所蒐集相關資訊與資料得以透過統一標準格式相互流通。

  2. 加速國內即時路況資料與國際資訊交換平台接軌。 以完整資料模型結構進行交換,確保使用者可依據自身需求,定義加值擴充介面。

  3. 降低資料使用者面對不同格式資料之困擾。

  4. 健全即時路況資訊交流與通透性,落實即時路況資訊共用共享。

範圍

本資料標準所涵蓋之即時路況資料系統係包含車道偵測器(VD)、閉路電視攝影監控(CCTV)、資訊可變標誌(CMS)、車輛自動識別(AVI)、電子標籤(eTag)、機關發布路段資料(Section),設計上考量其路側設備類型之基本特性組成,分靜態屬性資料及動態屬性資料。靜態資料中,以其設備之所在道路位置、空間位置、偵測車道、偵測相關數值、與基礎路段(Link)資料為主;動態資料則以其所偵測的路況資料為主。

應用及適用對象

本標準主要適用對象為各級交通管理單位,相關單位應依本標準,進行即時路況資料之生產、流通及供應,各單位除遵循本標準之外,亦得依本身或路況系統發展需求,擴充設計以適用機關特定需求,惟擴充前可先與交通部承辦單位進行溝通,以期持續滾動式完善本標準之內容

標準文件內容下載:

即時路況資料標準V2.0說明文件
即時路況資料標準V2.0主文
即時路況資料標準V2.0XSD